我院教师参加第五届经济学专业教师研讨会

发布者:张勤英发布时间:2025-08-05浏览次数:13

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教学工作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,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,同时培养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,赋能教师科研、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、增强基金申报能力,我院国际商务教研室教师邓一平、刘慧云于8月1日-3日赴山东烟台参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、南开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、北京邮电大学智库中心指导,清华大学出版社、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“第五届经济学专业教师研讨会——经济学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”。

本次会议的亮点有以下内容:中国科学院大学洪永森教授分析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相关应用,以实际数据为基础-提出假设--收集相关变量数据--运用回归分析--实验方法等定量工具--排除干扰因素--检验假设合理性--得出可验证结论。这种方法常见于解释经济现象如价格波动、就业变化等情境。南开大学张晓峒教授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,介绍相关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的经验,讲授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并进行示范教学。研讨会现场就教学目标、课程内容、教学模式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资源开发等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。北京邮电大学陈岩教授着重分析基金申报经验,特别强调基金申报需精准匹配对应指南,最好提前半年构思框架。撰写过程突出创新点,用数据支撑研究价值,参考文献兼顾经典与前沿,体现学术脉络。同时还要多请同行前辈提出修改意见,严格把控格式细节,避免出现低级错误。华中师范大学罗恒教授围绕最新前言话题“AI工具赋能科研与论文写作”展开分享,主要分享当代高校教师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工具,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,包括摘要的撰写,英文的灵活使用,文献的综合管理及论文写作发表等。会议最后邀请《经济学报》编辑部王红主任从编辑眼中的好文章视角来进行分享,当今研究背景下如何撰写好文章,其中选好题是重中之重的事情,建议青年教师沿着专一化研究方向不断耕耘。

通过此次研讨会,接触到诸多前沿教学方法与科研思路。观摩同行案例教学,与资深学者交流后,明确自身研究短板,计划深耕细分领域,提升成果质量。研讨会提供联合申报教研项目的可能,期望后续助力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实现较好突破。

(文/图 刘慧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