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院组织观看“青春的方向——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”主题直播

发布者:袁祥龙发布时间:2025-09-14浏览次数:10

为帮助学生明晰职业方向、汲取成长力量,9月14日,会计学院积极组织全体师生线上观看“青春的方向——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”主题直播,引导学生深化思考、梳理个人职业发展路径,让“榜样力量”真正转化为规划行动。

观看了《青春的榜样》中全国第二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获奖选手的展示,我深受触动。选手们将个人兴趣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清晰规划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极强的目标感和行动力。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对自我的深刻认知,更得益于将梦想拆解为可行步骤的扎实努力。作为学生指导老师。不仅要帮助学生发掘热爱,更要引导他们制定务实、有弹性的计划,将远大志向转化为一步步的成长足迹,真正做到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。

他们不空谈理想,而是踏实规划、坚定前行,用具体脚步丈量未来的无限可能。在他们身上,我看到青春不是迷茫的狂欢,而是清醒的奔赴。每一次选择都沉淀着对自我的认知,每一次尝试都在为人生铺路。这场展示让我明白了我的职业规划还有诸多不足。未来我会像这些同学一样,脚踏实地,用每一次尝试点亮未来发展的明灯。

观看现场

观看这次大赛,我深刻体会到:优秀的职业规划是个人理想、专业技能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。王奕心用针线连接过去与未来,柴琳用化学解码生命密码。她们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们,职业不是谋生的手段,而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重要途径;传统不是故纸堆里的记忆,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鲜活存在;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工具,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生命助力。针线穿梭间,连接着过去与未来;分子碰撞中,守护着生命与健康。这两位选手的职业规划之路如同一面多棱镜,映照出当代青年应有的模样: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,既专注专业又心怀天下,用多元的方式诠释责任担当,用个性化的选择书写时代篇章。这或许就是本届职业规划大赛带给我们的最深启示:当年轻一代将自己的职业梦想与文化的传承创新、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相结合时,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匠心人,用各自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。

观看现场

观看《青春的方向——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风采展示》,我深受触动,内心激荡起对职业发展与青春价值的深度思考。节目中,大赛金奖获得者们荣耀登台,他们的职业规划展示精彩纷呈。我认为这不仅是一场赛事的展示,更是一堂浸润心灵的职业规划课。它让我明白,人生的方向绝不能在迷茫中摸索,而需要清晰的规划来指引。作为大学生,我们应尽早觉醒职业规划意识,通过参与实践、调研行业、请教前辈等方式,学习更多的知识,不断探索自我、认知社会,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。同时,要将个人规划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,像比赛中的优秀学子那样,让自己的职业追求与国家的需要同频共振,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,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
观看现场

在观看“青春的方向——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”主题直播后,最直观的感受是“被青春的方向感打动”,通过观看这次直播我才真正意识到规划是把个人兴趣、能力和社会需求拧成一股绳的过程

湖南师范大学的柴琳,一名立志成为肿瘤环境早期诊断的纳米酶技术研究员。自幼就萌芽出了对化学的热爱,在大学期间积极投身科研实践,大一便加入了实验室课题组。王奕心则让我看见热爱的另一种模样。出身裁缝世家的她,把汉服从“老手艺”做成了“新事业”:钻博物馆啃古方、搞“设计云领”项目、开公司传播文化,她没让传统困在过去,反而用创新让汉服活在了当下。看似截然不同的职业轨迹,内核却藏着同样的赤诚——她们没把职业当成简单谋生的饭碗,而是将热爱与价值装进了选择里。原来青春的方向从没有“绝对正确”的标准答案,重要的从不是选一条多光鲜的路,而是选定后便全力以赴:用最初的初心稳住前行的脚步,用实打实的行动化解路上的迷茫,让每一步都朝着“让自己更有价值”的方向走,这样的青春,才走得坚定又有分量。

(文/图 王觉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