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切实保障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,明确工作流程与责任分工,9月29日上午,文传学院在自力楼H216会议室召开2026届毕业论文(设计)启动部署会。学院院长石璐、副院长曹萌、毕业论文工作专项负责人及全体2026届指导教师参会。
会上,毕业论文工作专项负责老师徐腾云首先从“规范、质量、时效”三个核心维度展开部署。她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与前期教学积累,明确毕业论文工作将选题申报(9月)、开题论证(11月)、论文撰写(次年1-4月)、答辩评审(次年5月)、材料归档五个阶段推进,细化各阶段材料提交标准与审核流程。同时,他还针对论文格式规范、参考文献引用、学术诚信承诺书签署等细节进行说明,强调将通过“导师自查+教研室互查+学院抽查”三重机制把控论文质量,杜绝学术不端行为。
副院长曹萌在讲话中聚焦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与指导实效。她指出,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专业能力的试金石,指导教师需压实毕业论文指导责任,建立每周沟通、每月反馈的指导机制,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帮扶。尤其关注杜甫文化、河洛文化传播等特色选题的深度指导,避免选题“大而空”。此外,她还要求各教研室在10月11前完成选题审核,确保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高度契合。
院长石璐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收官之作,关乎学生综合素养与就业竞争力。她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要坚守立德树人导向,将学术规范教育融入指导全过程,比如在传统文化相关选题中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,在媒介实践类选题中培养社会责任;二是要突出“专业特色”,鼓励结合杜甫文化、河洛文化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成果,打造一批兼具学科深度与创新意识的优秀论文;三是要强化“协同联动”,学院、教研室、指导教师、辅导员需形成工作合力,及时解决学生在选题、写作中遇到的问题,确保毕业论文工作有序高效推进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为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划定了时间表与路线图。参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严格按照会议要求,把好指导关、质量关,将课程教学积累转化为论文指导优势,助力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,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筑牢收官防线。
(文/图 徐腾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