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人文特色筑质量,用专业实践促育人。为将学校质量文化建设要求落到文传学院教学与人才培养实处,让“自觉、自省、自律、自查、自纠”的质量理念融入师生日常教与学,9月29日上午,文传学院在自立楼H216会议室召开质量文化建设专题部署会。院长石璐、副院长曹萌、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全体无课教师参会,围绕“如何让质量文化贴合文传专业特色、服务学生成长”展开务实交流,明确后续工作思路与路径。
质量文化建设专题部署会现场
会议以“问题导向、实践落地”为核心展开。督导员胡慧娟老师首先点明“质量文化建设”是新一轮审核评估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,也是首次将“质量文化”作为评估指标,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。落实过程中,我们既要遵循学校质量标准的共性要求,更要结合我院专业特性,将质量要求与文本解读、内容创作、实践创新等学科能力培养结合,避免“重制度轻特色”的形式化倾向。
石璐院长就针对初步开展的26届毕业论文工作,强调不仅要重视格式规范,还要明确以“研究可行性、研究深度、创新视角”为核心评价维度;针对实践课程,提出需锚定行业真实需求,让学生作品既符合专业标准,又具备市场适配性。
随后,曹萌副院长结合上学期诊断评估中发现的细节问题,明确文传教学的“质量文化建设”重点。在课程建设上,计划开展“教案打磨”“金课培育”等专项工作,组织教师重新梳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,将质量标准细化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,尤其针对部分课程考核形式单一的问题,明确要增加作品集、调研报告、课堂展示等多元考核方式,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。
会议最后明确了后续工作的“三个务实重点”:一是理念落地要实,既要在学院发展、学生培养、就业创业、考研考证等宏观层面制定详细计划,更要将质量要求转化为每一次授课、每一篇毕业论文、每一次访企拓岗、每一份试卷批改等具体环节的操作标准;二是行动推进要实,各专项工作需完成本专业质量标准的细化方案,明确每一项工作的负责人与时间节点;三是效果检验要实,不追求表面化的活动数量,而是通过期末学生满意度调研、毕业生跟踪访谈等方式,检验质量建设的实际成效。
各教研室开展学习研讨会
会后各教研室组织开展质量文化建设相关文件的学习研讨会,针对“如何让质量改进日常化”,各教研室需建立“教学反思+问题整改”的常态化机制,通过每周简短碰头会梳理教学中的小问题,每月开展一次学生学习体验调研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;同时,持续开展“教学案例分享会”,让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,交流“自查自纠”的具体做法,比如通过“说课、试讲”“教学反馈问题汇总”等轻量方式,让质量改进融入课堂互动,避免成为额外负担。
下一步,文传学院将逐步推进质量标准细化、教学案例打磨、校企资源对接等工作,让质量文化真正扎根课堂、服务学生,用有专业温度的质量建设,为文传学子成长赋能,为学院学科发展筑牢根基。
(文/图 荆晨阳)